内容来源于网络:
人工智能的發展方興未艾,而使用其技術的商用機器人也似乎在一夜之間火了。
但誰都沒想到,這一切是拜馬雲的“無人零售”這個新物種所賜。在人工智能技術和無人零售這兩個概念的雙重加持下,商用機器人的元年或已到來。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商業機器人市場總值正以每年20%~30%速度增長,預計到2017年規模將達到461.8億美元,其中,在中國商業機器人的市場,2017年的規模也將達到240億元人民幣。
正如李開複所說,工業機器人是機器人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爭奪激烈的下一個焦點將是——商用機器人領域。如今,機器人技術和市場環境已經可以充分滿足商用需求。
據業內人士預測,商業機器人的熱度將會從專屬機器人開始。商店將成爲最容易出現機器人的場所。它們會代替人類的一些工作,與人類智能互動。
後期機器人將變成獨立與人相處的場景結構。這樣FACETOFACE的機器人將會成爲下一步的發展重點。生活中,目前已不乏商用機器人的身影。2017年春運期間,廣州南站和深圳北站亮相了11台智能機器人,提供旅客問詢等服務;山東省郵政管理局爲提高包裹分揀效率,已引入300台全自動快遞分揀機器人,目前已在臨沂申通快遞公司上線。據媒體報道,當前中國商用機器人公司已經超過4000家。
2016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共亮相了150多家機器人産品。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産品都是針對商務端場景的商用機器人。安防、餐廳、銀行、倉庫等都有完整的産品和解決方案。但問題隨之出現,150多家商用機器人,價格成爲率先絆倒商家的門檻。用幾萬塊的機器人替代人嗎?調查發現市場上幾例商用機器人的價格。三寶機器人售價是7.8萬元,康力優藍推出的標准版商用機器人售價是18.8萬元,小i機器人的産品價格每台價格達到了幾十萬元,這樣的價格已經成爲了選購的壁壘。現階段,這些機器人公司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向一些大型企業銷售定制化機器人。
如何降低商用機器人的成本,是所有商用機器人最先面對的問題。衆所周知,只有形成規模化制造,才能降低成本。反觀中國機器人的制造之路,一切才剛剛開始。能夠實現規模化制造,自主研發、完整具備供應鏈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的機器人企業屈指可數。
同時商用機器人怎麽好好走路,事實上成爲阻擋其發展的另一大門檻。
商用機器人曾在去年引發了一則社會新聞:小胖機器人在無人操控時,突然運動打破現場玻璃造成一人受傷。伴隨著“機器人傷人“的科技恐慌,引發巨大反響。而事件背後,則是商用機器人避障技術——”如何好好走路“存在的問題。
目前,商用機器人走路主要取決于一項SLAM技術。SLAM作爲一種基礎技術,最早出現在無人機上,隨後幾年掃地機器人的盛行讓它名聲大噪。目前在這方面具備突破優勢的Cruzr機器人具備了SLAM兩大技術的優點,並且此技術包含機器人導航系統,能夠通過實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實現多方位立體導航避障,達到全路況自適應和任意位置的精准抵達。
而另一項制約商用機器人發展的門檻則是——人機交互。
商用機器人最關鍵的技術就是“智能語音”,如果我們不能賦予機器人說話的能力,在消費者眼中,機器人就是不智能的。
目前在銀行、商場、家庭裏看到過各種各樣的商用機器人,人們真正與這些機器人接觸時,會發現這些機器人的語音功能還達不到正常交流的水平。特別是在商場等一些較爲嘈雜的公共性場所,機器人的語音系統會讓你很失望。
在實驗室測試的時候,機器人的語音系統達到交互的要求,語音識別准確度在90%以上,但是一旦客戶簽收,應用到公共場所就是“雞同鴨講”,這讓很多機器人企業很苦惱。
這個技術在行業被稱爲遠程動態麥克風陣列拾音技術,國內的機器人行業在這一方面的應用並不成熟。
在交互方面,目前市場上的一些品牌機器人都在做著嘗試,而上文中提到的Cruzr等機器人在設計語言方面較爲領先,搭載的U-Meeting應用軟件,支持雲計算模式,通過高清音視頻的編解碼以及流暢傳輸來實現視頻會議、視頻客服等功能充分模擬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使之更加豐富、生動、擬人化。
目前市場上商用機器人外觀與功能同質化現象較爲嚴重,其一是缺乏核心技術,産品僅僅依靠東拼西湊的概念疊加;其二是偏離了市場導向,沒有從用戶體驗、應用場景出發來做設計規劃。
商用機器人不僅僅是智能硬件,更是綜合性技術解決方案。它需要針對行業客戶的不同消費場景開放更多的定制自由度,承載部分企業價值觀層面的東西。爲傳統的政、企行業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更多價值甚至帶來革命性的用戶體驗。
今年可以說是商業機器人行業的元年,市場正處在爆發前夕。國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雖然入局較晚,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正在逐漸發揮作用。人工智能的發展方興未艾,而使用其技術的商用機器人也似乎在一夜之間火了。
但誰都沒想到,這一切是拜馬雲的“無人零售”這個新物種所賜。在人工智能技術和無人零售這兩個概念的雙重加持下,商用機器人的元年或已到來。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商業機器人市場總值正以每年20%~30%速度增長,預計到2017年規模將達到461.8億美元,其中,在中國商業機器人的市場,2017年的規模也將達到240億元人民幣。
正如李開複所說,工業機器人是機器人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爭奪激烈的下一個焦點將是——商用機器人領域。如今,機器人技術和市場環境已經可以充分滿足商用需求。
據業內人士預測,商業機器人的熱度將會從專屬機器人開始。商店將成爲最容易出現機器人的場所。它們會代替人類的一些工作,與人類智能互動。
後期機器人將變成獨立與人相處的場景結構。這樣FACETOFACE的機器人將會成爲下一步的發展重點。生活中,目前已不乏商用機器人的身影。2017年春運期間,廣州南站和深圳北站亮相了11台智能機器人,提供旅客問詢等服務;山東省郵政管理局爲提高包裹分揀效率,已引入300台全自動快遞分揀機器人,目前已在臨沂申通快遞公司上線。據媒體報道,當前中國商用機器人公司已經超過4000家。
2016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共亮相了150多家機器人産品。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産品都是針對商務端場景的商用機器人。安防、餐廳、銀行、倉庫等都有完整的産品和解決方案。但問題隨之出現,150多家商用機器人,價格成爲率先絆倒商家的門檻。用幾萬塊的機器人替代人嗎?調查發現市場上幾例商用機器人的價格。三寶機器人售價是7.8萬元,康力優藍推出的標准版商用機器人售價是18.8萬元,小i機器人的産品價格每台價格達到了幾十萬元,這樣的價格已經成爲了選購的壁壘。現階段,這些機器人公司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向一些大型企業銷售定制化機器人。
如何降低商用機器人的成本,是所有商用機器人最先面對的問題。衆所周知,只有形成規模化制造,才能降低成本。反觀中國機器人的制造之路,一切才剛剛開始。能夠實現規模化制造,自主研發、完整具備供應鏈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的機器人企業屈指可數。
同時商用機器人怎麽好好走路,事實上成爲阻擋其發展的另一大門檻。
商用機器人曾在去年引發了一則社會新聞:小胖機器人在無人操控時,突然運動打破現場玻璃造成一人受傷。伴隨著“機器人傷人“的科技恐慌,引發巨大反響。而事件背後,則是商用機器人避障技術——”如何好好走路“存在的問題。
目前,商用機器人走路主要取決于一項SLAM技術。SLAM作爲一種基礎技術,最早出現在無人機上,隨後幾年掃地機器人的盛行讓它名聲大噪。目前在這方面具備突破優勢的Cruzr機器人具備了SLAM兩大技術的優點,並且此技術包含機器人導航系統,能夠通過實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實現多方位立體導航避障,達到全路況自適應和任意位置的精准抵達。
而另一項制約商用機器人發展的門檻則是——人機交互。
商用機器人最關鍵的技術就是“智能語音”,如果我們不能賦予機器人說話的能力,在消費者眼中,機器人就是不智能的。
目前在銀行、商場、家庭裏看到過各種各樣的商用機器人,人們真正與這些機器人接觸時,會發現這些機器人的語音功能還達不到正常交流的水平。特別是在商場等一些較爲嘈雜的公共性場所,機器人的語音系統會讓你很失望。
在實驗室測試的時候,機器人的語音系統達到交互的要求,語音識別准確度在90%以上,但是一旦客戶簽收,應用到公共場所就是“雞同鴨講”,這讓很多機器人企業很苦惱。
這個技術在行業被稱爲遠程動態麥克風陣列拾音技術,國內的機器人行業在這一方面的應用並不成熟。
在交互方面,目前市場上的一些品牌機器人都在做著嘗試,而上文中提到的Cruzr等機器人在設計語言方面較爲領先,搭載的U-Meeting應用軟件,支持雲計算模式,通過高清音視頻的編解碼以及流暢傳輸來實現視頻會議、視頻客服等功能充分模擬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使之更加豐富、生動、擬人化。
目前市場上商用機器人外觀與功能同質化現象較爲嚴重,其一是缺乏核心技術,産品僅僅依靠東拼西湊的概念疊加;其二是偏離了市場導向,沒有從用戶體驗、應用場景出發來做設計規劃。
商用機器人不僅僅是智能硬件,更是綜合性技術解決方案。它需要針對行業客戶的不同消費場景開放更多的定制自由度,承載部分企業價值觀層面的東西。爲傳統的政、企行業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更多價值甚至帶來革命性的用戶體驗。
今年可以說是商業機器人行業的元年,市場正處在爆發前夕。國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雖然入局較晚,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正在逐漸發揮作用。
来源: 互联网
|